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了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海军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海洋意识,增强“科技兴海,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7月21日,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海韵赤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泰州市海军舰艇文化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两地开展了以“筑梦科技深蓝,践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学习中国海军发展历史,在实践中坚定“蓝色信念”,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感受海洋舰艇,立志科技创新
位于江苏省泰州长江大桥南侧的海军舰艇文化园内,“三舰一艇”傲然耸立,展现着它的雄姿。“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自2011年起,泰州市高港区先后收到了人民海军捐赠的三艘退役军舰和一艘潜艇,成为了一处集科普教育、军事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为一体的海军文化展示平台和海军主题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们踏上军舰,深入了解海军官兵们的生活、作战环境,对海军文化、海洋舰艇技术和装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甲板,登舷梯,成员们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感受到了被誉为“中华补给第一舰”的881洪泽湖补给舰的风采。“三舰一艇”宛若巨人般屹立江面,默默诉说着海军荣光,带领实践团成员回顾了中国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抚摸着导弹发射设备,感受着祖国的强大、军人的气魄,实践团成员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潜艇内部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机械设备,密密麻麻的管道、线路与阀门,让潜艇上的生活空间逼仄而窄小,甚至连过道都只能容许一个瘦弱的人勉强通过,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和海军官兵日常的不易。
成员们与游客进行交流与互动,根据展示牌以及前期的学习,对游客进行科普讲解,为小朋友们亲身示范和指导,使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军舰艇的历史和技术,激发了他们对海洋事业的热情和探索欲,为公众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信息。通过近距离接触海洋舰艇,成员们不仅对海军事业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同时也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于海军事业的重要性,坚定了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的决心。
追溯海军历史,传承红色血脉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海军在这里宣告成立。这里不仅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的“战斗精神教育基地”。
实践团跟随讲解人员开启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同走向深蓝的奇妙之旅,通过与场馆工作人员的互动访谈,全面了解到人民海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看到了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坚定步伐和大国担当,激发了成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海军军旗设计的非常独特:上面是一颗五角星以及一个“八”、一个”—”以庆祝八一建军节,下面是三道蓝线二道白线代表船行驶时水面的纹路。展柜里也整齐地陈列着人民海军各个时期的海军服,式样越来越新颖,剪裁越来越干练。实践团成员王建豪表示参观过程中,近代海军史让人心酸落泪,现代海军的蒸蒸日上又让人欣慰自豪,坚定了他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实践团成员还向游客介绍了海军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与他们积极交流,解答疑问,并结合展品进行详细讲解,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海军的光辉历程。此外,实践团还为小朋友们进行示范,让他们亲身感受海军文化,激发对国防事业的兴趣。这样的互动不仅增进了游客们对海军的了解,也使得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海军的辉煌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社会实践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展开,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带领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海洋舰艇,了解海军文化。雄伟壮美的“三舰一艇”屹立在前,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场景历历在目,既展现了海军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增强了实践团成员的海军党史情和爱国心,鼓励着新时代大学生将一次次爱国行化为报国行,在新时代背景下,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担当,肯奋斗,能吃苦,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王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