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缅怀悲歌之史,砥砺前行之志”红色实践团,组织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之旅。他们肩负着学习历史、传承记忆的重任,踏上了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庄重之旅,以实地学习和体验,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和平的珍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个让无数中华儿女心灵战栗的地方,承载着1937年那段灰暗历史的沉重记忆。实践团成员们在炎热的阳光下,带着沉重的心情,穿过纪念馆大门。他们来到了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展区,这里详尽地记录了那段历史的发生、过程及影响。展区内,一幅幅黑白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惨烈,一件件保存下来的历史遗物诉说着那时人们的苦难和无奈。
实践团成员们缓步行走在历史的长廊。他们在每一处展览前驻足,仔细聆听,深切感受那段历史的沉重。每一幅展示的照片、每一个展出的物品,都让他们仿佛穿梭回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目睹了那段血与火、暗与光交织的岁月,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隧道,每一次凝视,都是对那段血泪时光的沉重缅怀。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次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深刻警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警钟。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表现出极高的敬畏之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这里,历史以其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呈现,使得每一位参观者都不得不面对那段暗淡的过去,思考和平与人性的重要性。纪念馆内沉重的气氛和那些直击灵魂的展览,让每一名成员都不由自主地进行了深深的自我反省,他们在心中默默地发问: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以适当的方式纪念和学习这段历史,以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为逝去的人们献上洁白的菊花,而后成员们聚集一堂,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思考。一个个真挚的声音、一个个动情的表述,共同织就了一场思想与情感的交流盛宴,柏玲玲同学说:“走过纪念馆的每一步,我都感觉自己在和历史对话。这些痛苦的记忆并不遥远,它们警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参观过程中,我尤其被儿童遗物展览触动,那些孩子的生命在战争中被无情夺走,他们本应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这让我思考到,作为未来的一员,我们要如何采取行动,用正确的方式纪念和学习这段历史,避免悲剧的重演。今天的感受将会是我未来行动的推动力,激励我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世界而努力。”齐玮呈同学也表示:“我们这一代人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过去。反而,我们有责任记住历史,不仅为了纪念那些失去生命的灵魂,更为了教育和警醒未来。每张照片,每件展品都在告诉我们: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去维护和珍惜。”实践团成员们用自己的眼泪和沉思,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他们在心中种下了一个共同的誓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馆的最后有一行结束语,它写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警示人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愿同各国人民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这段话深深刻在实践团成员每一个人的心中,牢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家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深了对和平价值的珍视。
【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