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院开展“承古韵之魂,启未来之光”寒假社会实践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寒假期间,人文社科学院“古韵新声”实践团在各自成员家乡开展了以“承古韵之魂,启未来之光”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张杨睿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织造博物馆领略南京云锦的独特魅力。在馆内,她驻足于一幅幅精美的云锦展品前,细致观察其绚丽色彩和繁复花纹,通过馆内讲解与资料,深入了解云锦“通经断纬”的独特织造工艺。展出的大花楼木质提花织机古朴而庄重,她立志为传承南京云锦文化努力,让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实践团成员王思源深入宁夏吴忠,探寻当地荟萃南北的早茶文化。他走进早茶店,沉浸式体验从清晨延续至午间的早茶仪式。通过调研,他发现吴忠早茶不仅承载着回族传统美食文化,还吸纳了汉族等多民族饮食元素,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多元一体,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里的鲜活实践。

实践团成员吴睿熙踏入河北博物馆非遗会客厅,沉浸式探寻家乡瑰宝:河北梆子的激昂唱腔、评剧的细腻韵味、皮影戏的灵动光影、蔚县剪纸的精妙镂空、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无一不承载着河北人民千百年的智慧与厚重底蕴。此次实践,不仅筑牢了她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更让她洞察小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成员林佳乐踏上了浙江省青田石雕的寻根之旅。青田石雕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赋予石头鲜活的生命力,宛如在石头上 “绣花”。在青田石雕博物馆,她凝视着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生平为主题的石雕壁画,细腻的刀法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令她深受触动。她将积极行动,让青田石雕文化走向世界,绽放独特光彩,在传承中绵延不息。

实践团成员王近阳前往了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漫步在古城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是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铺,售卖当地特色的小吃和手工艺品。在民间工坊,她跟着老手艺人学习制作张飞牛肉,感受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的精妙。她向周边人宣扬阆中的精彩,让更多人领略阆中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各地寻脉家乡文化。他们在南京云锦、吴忠早茶、河北非遗、青田石雕、阆中古城中收获满满。成员们纷纷表示,会把这份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张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