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开展“船承丝路”寒假社会实践

为了追溯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文化遗产,外国语学院、“船承丝路”实践团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他们穿梭于南京、泉州、常州、杭州等地,开展了以 “探寻船舶印记,弘扬丝路精神”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此次活动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丝路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在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船厂遗址公园内保留的船坞遗迹。这些船坞虽历经岁月洗礼,但其规模之大,布局之科学,仍让人惊叹。成员们还在博物馆中仔细端详出土的造船工具,听工作人员讲解古代榫卯拼接技术,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深刻领略明代大型海船制造的辉煌成就。

在常州博物馆,成员们将目光聚焦于常州地区造船业。从历史的长河中梳理其发展脉络,探寻它在运河航运体系里的关键地位,发现其为内河贸易繁荣作出的卓越贡献。杭州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内,实践团围绕运河文化展开探讨。这条古老运河不仅连接南北,更对丝绸之路内陆贸易网络影响深远,它如同一座文化桥梁,见证了无数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则充满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气息。作为曾经的 “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留存的丰富贸易遗存,让成员们真切体会到它昔日的繁华与独特魅力。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对海上丝绸之路船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传承丝路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信念更加坚定。未来,“船承丝路” 实践团将凭借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多元文化传播形式,向世界生动讲述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航运故事,让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王帅  刘萧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