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机械工程学院寒假网络实践队发起了“抵制网络诈骗,机械学子在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网络平台,将个人力量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共同探讨和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活动从1月10日开始,实践队成员们通过精心设计的线上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不同年龄层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经历。问卷调查覆盖了从18岁以下到51岁以上的广泛年龄群体,共收集到11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
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8.87%)曾遭受过网络诈骗或个人信息泄露,其中16.67%的受访者多次受害,40.2%的受访者仅遭遇一次。这一数据凸显了网络安全问题的普遍性
和严重性。尽管有24.51%的受访者未遭遇过此类问题,但他们表示感到不安,这说明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迫在眉睫。相对而言,只有18.63%的受访者既未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也不感到忧虑,这表明大多数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年龄分布上,18岁以下和18-30岁的年轻人群体占据了调查对象的大多数,合计超过58%,显示出年轻人群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31-50岁的中年群体也有相对稳定的参与度,而51岁及以上的受访者则相对较少,仅占12.75%。
在遭遇的网络诈骗类型中,网络贷款诈骗以33.33%的比例位居首位,其次是刷单返利诈骗,占比17.65%。冒充公检法诈骗和交友诈骗的比例均为22.55%。此外,“其他”类型的诈骗形式占37.25%,表明网络诈骗形式多样,存在许多未被具体列出的诈骗手段。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实践队于1月13日组织了一次网络讨论,旨在进一步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指出,网络安全问题
对相当一部分人群产生了影响,公众普遍对网络安全问题保持警惕。年轻群体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遭遇情况尤其值得重视。因此,未来在网络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方面,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指导,以提升整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实践队成员们还关注到了近期西藏地震的事件,他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捐赠活动,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实践队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寒假网络实践队的成员们坚信,将个人力量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持续不懈地努力,广泛发动公众积极参与,就能够携手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还能为社会的网络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有益平台,而不是充满风险的陷阱。
【刘砾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