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2月16日至19日,生物技术学院2222118031团支部“返家乡”社会实践团回到家乡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开展“寻访家乡印记,传承优秀文化”寒假社会实践。家乡的文化宝藏随处可见,有些隐藏在街头巷尾,也有些停留在记忆之中。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他们肩负着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用青春和智慧,以多种形式为家乡文化注入活力和创新,助力中国现代化文明建设。
石牌镇依汉江而建,因盛产豆腐,被称为“中国豆腐之乡”;又因古时水路交通便捷,商贾云集,有“小汉口”之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镇”。
实践团首先在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集合,在负责人指导下,开展“寻访家乡印记,传承优秀文化”宣讲会,旨在帮助大学生志愿者了解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了解活动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内在逻辑,提升活动执行的内在驱动性,同时制定寻访流程及路线。
寻访第一站来到石牌镇民俗馆(付氏老宅)。在负责人陈爷爷带领下,实践团进入民俗馆,深入了解这座百年老宅背后的历史。在陈爷爷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付氏老宅建于清代,整体建筑呈四进院落形式,坐北朝南,前店后房,是石牌传统民居的经典布局,也是石牌镇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到了老宅的悠久历史及建造智慧,仿佛昔日辉煌近在眼前。参观之余,成员采访了附近的居民,了解到属于他们关于老宅的独特记忆。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钟祥老字号-楚天豆腐郎大师工厂,参观学习豆腐的制作工艺。石牌豆腐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许多人慕名而来购买豆制品。实践团成员随机参访一名顾客,通过顾客的反馈,可以一窥石牌豆腐在大家心中的美食地位。
实践团第三站来到了具有三百年多年历史的古戏楼。石牌戏剧种类繁多,尤以汉剧为盛,被誉为“汉剧发展的摇篮”。在负责人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到了石牌戏剧的发展过程。这座古戏楼也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石牌汉剧的发展,兴旺及衰败的过程。
近年来西方文化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日益增强,发扬中国文化与传承家乡印记显得尤为关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推动文化传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习和传播家乡文化,同时创新传承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共同为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杨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