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春水 留住最美微笑 ——生物技术学院开展“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

暑期,一群来自扬州江都区爱心暑托班的20多名孩子及家长,坐上大巴车,在江苏科技大学“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志愿队的带领下走进长江三营段(扬州江都区),参与了“守护一江春水 留住最美微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宣传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并通过就地保护等方式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活动以“红色宣讲+绿色践行”贯穿始终,孩子们首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瞻仰了扬州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新时代的绿色行动者。

盛夏时分,三江营湿地公园草木葳蕤,蝉鸣声声,江堤两边,密密的芦苇散发出夏季特有的清香,成为长江江豚的最佳观测点。汽笛声声,江豚欢跃。孩子们还参观了“湿地科普展示”,了解了生物多样性。

江都区渔民驿站,是集政策解读、帮扶退捕渔民转产创业、弘扬鱼文化以及提供给渔民娱乐休闲的好地方,体现了简约、绿色及生态的气息。孩子们一进驿站就被布置的各种鱼文化所吸引。有大麦地岩画拓片《双鱼图》、真鱼拓画《相濡以沫》与江都漆画《年年有鱼》,甚至还有活体娃娃鱼、鳄龟等。志愿者拿出地方特色渔具“多袋网”、“抹滩网”、“赶罾子”,讲解着当地渔民的智慧与捕鱼的记忆。

最后一站是位于扬州大桥老街的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有序参观了基地,志愿者采用多途径科普宣传,例如《留住长江的微笑》视频讲座、《百家鱼》雕版印刷,通过鱼类活体与标本、非遗鱼拓画展等让学生了解长江水生生生物的物种与保护的意义。

相信未来通过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长江保护法和长江“十年禁渔”等重大保护措施的施行,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长江生物多样性必将拥有更美好的明天。长江江豚保护扬州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协助各部门宣传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并通过就地保护等方式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