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7月18日至20日,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阳光青春”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城镇燕山公园,通过实地考察、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对游客进行宣讲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培育绿色文化风尚,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实践团通过走访得知,过去湖边常有垃圾堆放,但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对湖泊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发现湖泊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湖面上并没有发现漂浮的垃圾,湖水清澈,水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飞过。此外,湖水的颜色呈浅绿色,显示水质的微生物含量较高,这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湖边的绿化带得到了精心的维护,植被茂盛,充满生机。湖泊附近的垃圾桶摆放整齐,周围没有脏污和垃圾。这表明近年来大部分人们重视环境,居民的素质都有所提高。

随后,团队前往溧阳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找到公园的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访,通过采访了解到工作人员定期对湖泊进行水质测试,以确保水质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他们还定期投放水生植物,以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在与工作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从2015年以来,溧阳市始终坚持以推进绿色矿山创建为示范引领,以“矿山修复+”的方式治生态、育产业,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截至2020年底,该市超额完成共计51个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累计修复面积达770公顷,全省最大的县市级开放型城市公园燕山公园就曾是一座废弃的矿山,后一度被用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场,经过生态修复,如今它已成了溧阳城区重要的生态空间和城市绿肺,而在溧阳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这些已被修复的废弃矿山成了“重生”为“金山银山”的样本。

实践团在燕山公园附近,寻找游客并发放提前制作的燕山公园垃圾分类湖泊治理宣传海报。向游客简单介绍活动内容,让大家初步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后,去掉能回收的和不易降解的物质,能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数量,减少占地。

实践团通过发放宣讲传单,充分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最终吸引了百余名居民前来参与,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从我国环境现状、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陈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坚持做到的部分,如拒绝使用珍贵木制品和一次性筷子,做好垃圾分类等。居民们积极反映,并于宣讲之后与团队成员进行询问与探讨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最后团队对游客的反馈进行收集整理。

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对于湖泊治理方面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见解。成员们共发放宣传册一百五十余份,参与游客近百人。通过与游客交谈,了解了垃圾分类情况,收集了景区游客对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此次活动的开展,对调动人们对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促进垃圾分类理念的推广有着重大意义。成员们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发展我们的经济、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会继续努力将活动开展下去,将宣传环保进行到底,肩并肩地筑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的美好家园。

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