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开展“走进基层一线,体会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开拓奋进,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为培养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理学院“just小队”于7月25日至7月28日开展了“多彩贵州”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走进基层一线,采用走访调查的方式切身体会乡村振兴进程,学习建设精神,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活动的第一天,小组成员在“三线建设”文化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三线文化”园区。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然后成员们参观了“三线文化”展厅,了解了三线建设的丰富历史,学习了以“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团结协作”为内核的“三线建设精神”。

参观的最后,成员了解了“三线建设”时期的生活情况,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建设时期。

活动开展第二天,小组成员来到地方特色产业“中志浩”刺梨工坊进行参观,并对负责人甘主任进行了采访。

在甘主任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参观了刺梨文化展馆,刺梨产品生产线。在参观的过程中成员了解到,每一份刺梨产品出售,将有0.02元被用于支持贫困学生;工厂中有80%的员工是贫困户,他们都得到了就业机会;工厂的原材料都来自周边农户。他在采访中说道:“扶贫工作已经结束,现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工厂在脱贫攻坚时起就为贫困户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同时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许多支持。”

最后甘主任邀请小组成员参观了刺梨育种基地,这里培养着由天舟十四号带回的刺梨种子培育出的刺梨苗——“贵农五号”。

据介绍,目前“贵农五号”长势喜人,等到三年育种周期结束后便可正式投产。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小组成员跟随扶贫一线人员实地考察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生活境况。

拜访了曾经是贫困户的住户,我们看到整体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户主外出务工,妻子也能在家安心带孩子。帮扶人员详细询问了生活近况,收入情况,并给他们介绍了补助政策。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组员们学习了三线精神,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他们激动地表示: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让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勇立潮头,勇挑重任,做新时代的弄潮儿,激起浪花一朵朵。

严云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