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了解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人文社科学院“三下乡”实践团于近期在成员各自家乡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胡祥来到了江苏泗洪农场进行了深入观察学习。现今的泗洪农场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在这里,胡祥同学也加入货物的运输与打包等工作。胡祥同学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化了他对民情的认识,增强了作为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践团成员郭文鑫深入观察了江苏仪征新农村的日常生活细节。在农村厕所改革的倡导下,公厕的普及率得到极大提高,公厕的环境和卫生情况也有了较大改善,还设立了为残疾人士特意设计的无障碍厕所和方便老年人的马桶间。此外,农村各处均使用了分类垃圾桶,柏油路水泥路的建设见效显著。他不禁感慨当前新农村建设之进步,并表示自己将来也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为人民服务。
实践团成员贺文耀结合具体实践,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了江苏淮安新农村的种种变化: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管理能力也大大提高。但在农村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当代青年也应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结合发展现状,发挥自身力量,在具体实践中提升自我,不断成长。
实践团成员宋玉秋来到了贵州赤水的田野间和果园中。耕耘、种植、浇水等等农事劳作既教会他耐心与细致,又让他明白珍惜粮食和农民们背负的责任和使命。他表示,珍惜每一粒粮食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与感恩,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传承“朴实、务实”的优秀品格。
青年当有为,奋斗永无悔。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充分观察学习了各自家乡的发展变化,积极投入实践,深入了解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鼓励实践团成员们在未来要有新作为,用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顾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