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院“心勤”实践团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推动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与实践。7月20日至28日,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心勤”实践团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绘美好蓝图。

1.年轻血液,青春碰撞

7月20日上午,“心勤”实践团携“船海魂·强国梦”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一同参观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并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讲。双方成员就新时代绿色环保理念提出了各自的想法,进行了激烈的思维碰撞。

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将垃圾分类知识的整体框架,新时期绿色环保的意义,以及相关政策向科学营一行进行普及。宣讲节奏平稳,过程有条不紊,由点及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垃圾分类的局势,对于营员们的一些疑问也进行了细节上的答疑解惑。实践团成员们也从营员们那里吸取了新鲜“营养”——营员们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生物知识对新时代环保的途径与方式展开新的解读,实践团成员们深受启发。宣讲结束后,双方进行了深度讨论,交谈融洽,彰显了年轻力量间的碰撞,奏响青春的乐章。

双方热烈的讨论赋予了这次宣讲别样的色彩,这不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两股年轻血液的交融,也充分体现了垃圾分类,绿色环保这一持久性的主题在新时代依旧会薪火相传,代代相接。

2.走进乡村,砥砺奋进

7月22日下午,“心勤”实践团走进长山村,立足现实,因地施策,为当地农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构建绿色环保的蓝图。走在乡间的路上,实践团成员们捡拾沿途垃圾,为美丽镇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小溪清澈,青山没在烟雾中,这美丽的乡村图景更加坚定了成员们勇于承担宣传垃圾分类,实践垃圾分类责任的信念。

实践团成员们在长山村实地调研时,恰逢一住户刘女士,成员们与刘女士进行了沟通,向她介绍了党的二十大主题下绿色环保的全新理念。刘女士理解不易,实践团成员们例举了生活中一些常见垃圾分类的例子,将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过程中也吸引了其他居民的目光,绿色环保的知识得到了大范围传播。调研路上,成员们各抒己见,一同探讨如何更加深入地将绿色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村民。

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绿色环保的相关知识在乡村的传播程度和践行程度都较低。针对该问题,成员们抓住机遇,坚持身体力行,做好思想引导,引导更多人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行动接力、暖心传递,从而形成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

3.环保之心,机关同行

“心勤”实践团于7月25日前往镇江市公安局长山派出所进行学习调研。调研过程中,成员们学习探索政府机关的环保理念,并研究分析相关方面的经典案例,丰富实践团成员的知识积累。

实践团成员们与镇江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就绿色环保的知识进行了深入交流,围绕垃圾分类、绿色环保与他们所处理过的实际案件,工作人员向成员们仔细地介绍了诸如非法焚烧垃圾的相关案例的处理流程和对自然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了垃圾分类和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成员们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获悉了在垃圾分类及绿色环保方面很多法律层面的官方回答和解读,同时学习到了很多与实际相关的环保类案例,这些案例极大加深成员们的认知深度,受益匪浅。

4.入企学习,坚定初心

7月28日,“心勤”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南京市嘉环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向公司员工宣讲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实地考察公司仓库,一起探讨给出相关垃圾分类方案。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公司的一些办公场所,并与公司的员工在环保产品及公司在环保方面的做法进行了讨论与学习。接着,实践团成员们和公司员工一同前往会议室,在会议室里各成员依次向员工们描述讲解了如何践行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和垃圾分类的未来规划。

随后,成员们跟随负责人一起前往公司仓库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仓库陈设,货物摆放等,同时成员们也与负责人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帮助仓库实行垃圾分类,绿色生产的具体方案。参观过程中,负责人对于一些环保方面的产品进行了着重介绍,讲解了产品的性能、应用及未来产品的优化,不仅增长了成员们的见识,还加深了成员们对环保产品的认知。

本次实践团进入公司宣讲学习,通过调研学习,成员们都对绿色环保的科技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党的二十大背景下的垃圾分类与绿色环保有了更具深度的理解。

在党的二十大新时代的节点下,在绿色发展理念的熏陶下,绿色环保具有新的意义,也要求社会上的各个角色对这一理念有着更深刻解读以及更加强烈的践行意识。“心勤”实践团本着将绿色环保的花朵开放在各个角落的初衷,秉着促实践勿空想的观念,行走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与年轻力量的血脉碰撞,到与农村发展的心灵沟通,到与政府机关的协作交流,再到步入公司的坚守初心,由点到面,通过联系不同的角色来形成连接整个社会的枢纽,传递党的二十大主题下垃圾分类与绿色环保的新理念。实践团成员们坚信,路在脚下,信念在心中,只要敢想,敢做,敢拼,垃圾分类的观念终究会深入人心,绿色环保的彩虹也终究会挂在城市的天空。

高天宇 杨珺雅 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