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开展“走进甘肃,走进文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月7日至2月8日,经济管理学院2122104141团支部寒假社会实践“全都能做队”在学校关工委、团委指导下,前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为期2天的“走进甘肃,走进文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在甘肃省博物馆,队员们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内涵,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感受母亲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实地考察学习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敦煌壁画拓印技术并进行实践学习。 

兰州市是甘肃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兰州是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防洪、灌溉和航运枢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历史上曾有“一条黄河锁金城”的说法。2月7日队员们陆续到达兰州并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早晨10点,寒假社会实践“全都能做队”来到了甘肃省博物馆,队员们一起进行参观学习,组长路程凯对小组成员进行工作分配。  

此次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队员们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内涵,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进馆后,队员们实地考察学习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敦煌壁画拓印技术。敦煌壁画拓印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品,这项技艺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敦煌壁画拓印技术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工艺流程。随后,讲解员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敦煌壁画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以及莫高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最后,队员们来到了敦煌壁画景区,这里有一间专门供游客进行敦煌壁画拓印技术学习的工作室——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这是一间集壁画修复、拓印、研究为一体的工作室,工作室中有两台大型的平板电脑,用于将敦煌壁画进行拍摄并制作成图像;另外还有一台拓印机和一个传拓师傅在进行传拓工作。这些机器不仅是敦煌壁画原稿的复制机器,也是一套现代的数字化修复技术以及保护手段。讲解员说:“这些机器是经过了很多人多年的研究和反复实验而来的。”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对此项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要传承好这项技艺的决心和信心。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使队员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到甘肃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更好地传承、弘扬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之后的调研过程中,小队成员们围绕着博物馆和壁画拓印技术展开讨论,并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解他们对敦煌壁画拓印技术的了解情况。

出馆之前,队长路程凯进行了总结发言:“天下黄河贵德清”,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深入了解了黄河文化内涵,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少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青年更应该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塑造时代新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也将作为一个重要节点不断深化和拓展实践内容和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寒假社会实践“全都能做队”队员在为期2天的寒假社会实践中,通过参观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博物馆、兰州黄河博物馆等方式进行了学习。通过在甘肃不同地区进行调研学习,了解各地区文化与文物,收获颇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提升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中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增长了见识。这次活动让小队成员们更深入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之中,不仅拓宽了眼界,也丰富了生活体验,同时明白只有多看历史典籍,了解古人智慧结晶才能真正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文明以及灿烂、辉煌、灿烂的华夏民族文明!

此次社会实践“全都能做队”成员在这几天所学到知识深深影响着每一位队员: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祖国辉煌而骄傲。

路程凯 杨爽 韦兴权 雷子凌